总:下文里,除非额外提及,“原作”指《西游记》原作,通行版本,不考虑什么这个那个版。“游戏”指《黑神话 悟空》。这里面大部分东西如果要认真写,需要非常详细的查找资料和考证,我既不是专业人士也没有精力兴趣,可以把我的空想妄语当成无聊时的笑料谈资。
为尊者讳
B站UP主“疾风华莱士”隐晦地列出了游戏剧情的三大问题:1. 没有明确的反派对象;2. 主角人物弧光塑造失败;3. 既强调忠实原著,也致敬《悟空传》和《斗战神》,却未能统一他们本来矛盾的内容,导致相互牵扯打架。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我就一个点简单说说。作为一个继承自《悟空传》思想,由《斗战神》主创发起的,无数次强调大闹天宫的斗争精神的游戏作品,在整个流程里,包括台词、图鉴、背景,都非常“为尊者讳”。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游戏中暗示佛道两界高层都腐朽不堪,而佛教出场的最高地位的,一个是非主流的弥勒,而且几乎是完全正面的形象出现的,就算第三回认为他故意放走黄眉,也解释不了真结局,他基本上就是正面形象。另外是只在过场里说了一句话,图鉴里隐晦提到的观音(图鉴里的观音下文详说),因为太过模糊不好说。天庭更是离谱,出场最多的也是非主流,二郎神,“听调不听宣”,至少在西游记世界观里是远离天庭政治核心的。其他的就只有一声不出被打两次打死了的王灵官,和一个没头没尾的支线最后的鹤仙人,本质都是皇帝身边的太监角色。这个游戏对尊者,不管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甚至是天上的其他大小官,其他佛陀菩萨罗汉,真是讳莫如深,生怕得罪。从这一点上看,甚至不如86版央视电视剧,至少人家还拍了玉皇大帝狼狈地躲桌子底下。
当年的86版《西游记》,其实也遭受了阻力。最大的投诉来源之一,是佛教团体。大家可能会纳闷西游记大体上还是宣扬佛教的,为什么会投诉,就是唐僧形象的原因。当时的佛教界认为“小白脸”的软弱唐僧和历史的玄奘极为不符,是抹黑有历史贡献的宗教人士,这个当然最后没有被迫修改。不过这个思路影响了后续的一些作品,比如张纪中制片的电视剧《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黑瘦精壮的样子。
我们放到现在,互联网放大了各种戾气,也有各种各样的团体进行组织投诉报复。比如早在黑神话之前我就见过有质疑央视版西游记丑化矮化玉皇大帝的,认为原作里没有躲桌子这一段,还认为“大闹天宫”本质只是小打小闹,玉皇大帝完全没受影响。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有这种观点的人有多尊重玉皇大帝,现在道教主流还拜玉帝吗?现在有多少人信道教?家里还会弄牌位去拜?本质只是想踩一脚而已。
但游戏最终弄成这个样子,让大家觉得不是意犹未尽,而是义愤难平,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如果是明哲保身,但联系到这个游戏在西方无意中成为了反觉醒文化的旗帜,得罪了超大一批人,乱七八糟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